怎么判断是否有盆腔炎?症状自查 + 预防方法全收录 !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一系列女性上生殖道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及其任意组合。
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而来的,且多为混合感染。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炎症可局限一个部位,也可多个部位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与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的症状因女性而异,有些女性可能根本没有任何症状。
但是,盆腔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1. 下腹部疼痛:盆腔炎患者会出现下腹部或盆腔疼痛是持续性隐痛,多为双侧。
轻者下腹不适,重者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腰部坠胀感,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下腹疼痛多是因盆腔炎症和粘连,或形成结核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引起的。
2. 白带异常:白带增多呈脓性,并可能散发难闻的气味。
3. 发烧:轻度盆腔炎患者可表现为轻度发热,如果病情严重,可表现为发高烧(39-40摄氏度以上)、盗汗、寒颤、头痛、恶心、呕吐。
4. 恶心和呕吐:一些患有盆腔炎的女性可能会因炎症和感染而出现恶心和呕吐。

1.不良性行为:
盆腔炎通常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洁、经常在经期性生活等,这些不良性行为均可能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盆腔炎症。
2.分娩或流产:
分娩或者流产过程中,宫口处于敞开状态,并且有恶露流出,此时如果病原体感染,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因为此时病人体质虚弱,子宫有创伤,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而引起感染。
3.宫腔手术:
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人流术、上环术、取环术等宫腔手术,若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或者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则可导致下生殖道内病原体发生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4.下生殖道感染:
如果患者平时存在不良的性行为,导致细菌感染,引发阴道炎症、宫颈炎等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病原体可能会上行感染至盆腔内器官和组织,进而发生盆腔炎。
例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等疾病,就可能上行感染至盆腔。

5.不注意经期卫生:
女性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卫生护垫,避免盆浴和性行为等。如果经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护垫,或进行不洁的性行为,均可能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6.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子宫邻近器官如阑尾、腹膜炎等,如果存在炎症,也可能直接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
此外,年龄也是盆腔炎发生的一个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比较年轻(15-25岁)的女性发生盆腔炎的可能性比较高,这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如子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子宫颈黏液机械性的防御功能比较差等。
诊断盆腔炎通常需要进行白带常规、血常规、B超和妇科触诊等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盆腔炎,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盆腔炎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药物治疗:
抗生素为急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措施。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能彻底治愈。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口服甲硝唑片、妇科千金片等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输液消炎治疗,治疗周期通常为两周左右。

2.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或有较大脓肿形成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宜手术治疗。
1.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
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的内裤。使用合格、透气的内裤和卫生巾,避免使用带有香味的或化学添加剂过多的产品。
2.避免在经期、生病或疲劳时进行性行为,以减少感染风险。
3.适当进行锻炼。盆腔炎这种疾病,虽然在女性朋友中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每个女性朋友都会出现,这跟自身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适当地进行锻炼,会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会降低盆腔炎的发生。
盆腔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健康意识,加强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避免其带来的危害。希望本文能帮助广大女性朋友更好地了解盆腔炎,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下一篇:别让盆腔炎偷走你的“幸福感”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