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身体没啥异样,怎么一查就感染了高危型HPV,甚至已经出现宫颈病变?”这样的困惑,在妇科门诊中屡见不鲜。某些HPV感染引发的宫颈问题,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妇科检查或偶然筛查时才被发现,而此时可能病情已有所进展。以下5种与HPV感染相关的妇科情况,尤其需要女性朋友们提高警惕: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
宫颈本身缺乏明显的痛觉感知神经,当HPV持续感染导致宫颈发生高级别病变时,早期往往不会引发明显的身体不适。即便病变已经存在一段时间,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据临床统计,不少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是在常规妇科检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HPV联合筛查中被发现的。
高危人群: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小于16岁)、免疫力低下者。
筛查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TCT和HPV联合筛查。
宫颈癌早期
宫颈癌在早期阶段,由于肿瘤较小且未侵犯周围神经和组织,通常不会产生疼痛、异常出血等显著症状。很多早期宫颈癌患者是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通过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才确诊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早期宫颈癌的发现率仍有待提高,不少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高危人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有宫颈癌家族史者、长期吸烟者。
筛查建议:除了每年一次的TCT和HPV联合筛查,若筛查结果异常,需及时进行阴道镜和宫颈活检。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外阴部位相对隐蔽,且早期外阴上皮内瘤变可能仅表现为外阴皮肤的轻微改变,如颜色变深、粗糙等,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这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可能发展为外阴癌。
高危人群:有HPV感染史、外阴皮肤慢性疾病患者。
筛查建议:女性在日常清洁外阴时,可注意观察外阴皮肤变化,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和触诊初步判断,必要时进行活检。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
阴道空间较大,早期阴道上皮内瘤变可能不会对阴道的正常功能产生明显影响,患者也很少感觉到异常。然而,持续的HPV感染可能导致病变逐渐加重。研究发现,部分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是在因其他妇科疾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的。
高危人群:有HPV感染、阴道炎症反复发作者。
筛查建议:定期妇科检查时,医生可通过阴道镜检查阴道黏膜情况,对于可疑部位进行活检。
肛管上皮内瘤变(AIN)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存在肛交行为或HPV感染阴道后可能波及肛管的情况,肛管上皮内瘤变也值得关注。早期肛管上皮内瘤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是肛管癌的癌前病变。
高危人群:有HPV感染、同性性行为者、免疫力低下者。
筛查建议:有相关高危因素的女性,可定期进行肛管指检和肛门镜检,必要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主动筛查,别让“无症状”掩盖病情
HPV感染及相关病变的“隐匿性”并非毫无线索。持续的下腹坠胀感、非经期的阴道少量出血、性交后出血等信号,即使不痛不痒,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需及时就医。普通妇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HPV感染及相关病变可能不够精准,高危人群应针对性选择上述筛查项目。
健康提醒:预防HPV感染及相关妇科疾病,关键在“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不洁性行为、增强免疫力,同时定期进行专项妇科筛查,让隐匿的病变无所遁形。